《消费者告知法案》的严格执行,反映了亚马逊对卖家合规性的硬性要求。卖家需定期核查信息,避免因细节失误导致损失。提前准备、严谨核对、及时响应是应对法案的三大原则。

一、法案背景与核心要求
美国《消费者告知法案》(INFORM Consumers Act)于2023年6月27日生效,旨在通过强制高销量卖家披露企业信息,打击假货和欺诈行为,提升平台透明度。触发条件为:过去24个月内,连续12个月销售新品≥200件且交易额≥5,000美元的第三方卖家。
法案要求卖家每年至少完成一次信息验证,包括身份、电/话、银/行账户、地址、税务五大类型。未通过验证可能导致账户冻结、资金扣留,甚至永/久封号。

二、五大验证类型详解与材料清单
1. 身份验证
– 材料:营业执照(需正常未注销)+法人身份证(有效期內)。
– 关键点:仅一次提交机会,若资料异常(如执照注销)将直接拒si。
2. 电/话验证
– 通过短信或电/话接收OTP验证码,需在卖家后台输入。
3. 银/行验证
– 材料:收款账户对账单需包含银/行名称、标识、账号及持有人信息(与后台一致)。
– 时效:通常需48-72小时审核。
4. 地址验证
– 接收含验证码的明信片,地址无需与执照一致,但需确保可收件。
5. 税务验证
– 补充税号(如美国EIN)或上传营业执照(有效期>45天)。

三、常见雷区与避坑建议
1. 资料一致性
– 后台填写的公司名称、地址、银/行信息必须完全一致。例如:地址若填中文,账单也需用中文,不可混用拼音。
2. 营业执照异常
– 若公司注销或经/营异常,需立即更换主体,否则验证必败。
3. 银/行账户关联性
– 收款账户需为法人或公司名下,第三方支付账单需包含完整持有人信息。
4. 年度认证时效性
– 2025年起,亚马逊要求高销量卖家每年重新认证信息,需密切关/注后台通知(如“账户状况”页面的黄色警示横幅)。
四、紧急情况处理方案
若验证失败或账户被冻结,可尝试以下cao作:
1. 强开申诉入口:通过“账户状况保障计划”优先处理,或每日提交英文Case(标题标注【URGENT】)。
2. 更换资料:如原执照异常,需注册新公司并更新后台信息。
3. 专业服务商介入:若多次提交失败或申诉入口关闭,建议联/系合规服务商。
五、总结:合规化是跨境生存的核心
《消费者告知法案》的严格执行,反映了亚马逊对卖家合规性的硬性要求。卖家需定期核查信息,避免因细节失误导致损失。提前准备、严谨核对、及时响应是应对法案的三大原则。
小贴士:2025年新规下,建议卖家每季度检查后台“账户信息”页,确保资料时效性,并保存完整验证记录以备复查。
转载自: 跨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