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监管风暴已经出现。
近期,亚马逊大规模删除评论的现象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众多卖家纷纷反馈遭遇了严重的掉评情况,对销量和店铺运营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与此同时,欧盟近期通过的一项跨境电商新规,势必也将会对所有非欧盟跨境卖家造成巨大影响。
01
亚马逊删评严查刷单行为
从卖家反馈来看,大量链接的评论数量锐减。有卖家称,Listing评论从300多直接掉到40多个,近乎腰斩;部分卖家的Listing评分从原本的4.9星大幅降至3星、2星,销量也随之受到牵连。
不仅美国站出现这种情况,不少日本站卖家的评论也被“薅秃”,有卖家一觉醒来惊呼:“天塌了,亚马逊今天把评论都删完了!”
据了解,在此次删评行动中,存在刷单行为的卖家成为重点清理对象,卖家Mark坦言自己确实刷单了。他猜测,亚马逊很有可能知道卖家刷单,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只能大规模删评。
事实上,每年Prime Day前后,亚马逊都有类似的动作。今年也不例外,而且从时间跨度来看,情况更为严峻。很多卖家从5月份、6月份就开始经历掉评,每天掉几个,直到近日大规模爆发,直接一次性大面积掉评,导致销量持续大幅下滑。

掉评并非毫无规律可循。据部分卖家观察,销量高的Listing掉评相对较少,而那些销量少且刷单频率高的Listing掉评最为严重。而且上述种种现象表明,评论既有一次性大批消失,也有一批一批逐步被删,被删掉的评论中既有通过测评获得的,甚至还包含自然评论。
所以“掉评是常态,不掉才不正常”的言论一直在卖家群体中广泛流传。
在购买决策流程中,消费者往往会参考其他买家评论来判断产品的质量和适用性,大面积掉评之后,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购买意愿,也可能导致消费者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
而对依赖评论提升产品排名和曝光度的卖家来说,掉评可能导致产品在搜索结果中的排名下降,流量减少,从而进一步影响销量。对中小卖家而言,大面积掉评也有可能是致命的打击,直接影响到店铺的生存环境。
卖家老刘这几年积累了一些应对亚马逊删评的经验。他表示:“会定期检查店铺内的产品的评论情况,一旦发现异常,譬如评论数量突然减少或评分大幅下降,就会立即排查原因。如果是合规问题导致的,也会及时整改;如果是平台误判,就直接准备证据向亚马逊申诉。”
从近几年行业动态来看,亚马逊在旺季前后清扫刷单Listing,账号合规化趋势愈发明显,任何试图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评论和提升销量的行为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02
欧盟新规强制中国卖家设本地仓
就在亚马逊掀起“大面积删评”风暴,卖家们正焦头烂额地应对平台规则收紧、试图重建评论生态时,另一边,欧盟针对跨境电商的新规也在不断加码。
近期,欧洲议会以压倒性票数(619票支持、26票反对)通过了一项跨境电商提案,将大幅提高非欧盟卖家门槛,其针对核心直指中国跨境卖家。

根据政策新规内容,明确要求非欧盟卖家,尤其是中国卖家,必须在欧盟成员国至少设立一个本地仓库,商品需首先统一入库并进行合规检查,才能发往消费者手中。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打击直接邮寄包裹的“点对点”模式,防止申报价值造假和逃避监管。
同时,欧盟还彻底取消此前低于150欧元的免税门槛,所有跨境电商商品均需缴纳相关税费。另外为鼓励卖家使用本地仓,政策中还设定了包裹入境处理费的差异,直邮包裹需缴纳2欧元处理费,而通过本地仓发货则仅收0.5欧元。
据了解,这一新规的出台主要源于欧盟对跨境电商乱象的长期担忧。欧盟委员会数据显示,2024年进入欧盟的46亿件小额包裹中,91%来自中国,其中65%存在故意低报货值以避税的行为。SHEIN、Temu、AliExpress等平台凭借低价和高效物流深受欧洲消费者欢迎,然而快速渗透也引发了欧盟内部关于产品安全、税收流失以及对本地产业冲击的忧虑,因此希望通过加强监管和合规检查,从根本上规范跨境电商生态。
对于中小卖家而言,新规带来的成本压力尤为显著。本地仓的租金、库存管理和物流费用可能占总成本的30%-50%,10欧元商品的终端价涨幅达15%-40%,可能使中小卖家利润空间几近归零。杭州某跨境电商企业负责人坦言:”9.9欧元包邮模式彻底死亡,资金链无法支撑海外仓建设。”
此外,由于非欧盟卖家必须设欧盟本地仓,对于无法负担这种仓储成本的非欧盟跨境卖家要么寻求托管仓储,要么只能选择退出部分市场。在社媒上,已有不少卖家表示计划转向东南亚、中东等市场,以此规避欧盟严格新规带来的压力。
目前来看,虽然除了具体实施时间未定(本地仓要求预计2028年全面落地),但也几乎标志着欧洲跨境电商市场“低价直邮”时代的结束,以前中小卖家常用的小包免税+无审查的组合拳将被打破。与此同时,随着本地仓、税费、处理费的叠加,低价商品的竞争力也将迅速下降,短期内能获得一个欧洲本土号将是非欧盟跨境卖家的最优解,能节省巨额成本,或者重新规划物流布局(比如考虑第三方海外仓),长期则需适应更高标准的合规要求。
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拥有本地仓、合规能力强、供应链稳定的企业将更具优势,而依赖低价直邮、税务不规范的中小卖家则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转载:雨果跨境编辑部